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亚美·am能赢钱吗? > 新闻动态 > 发现一位小哥家的4㎡厨房, 空间尺寸狭窄逼仄, 实用性却太强了现在大城市里租老破小或者买小户型的朋友,谁没为厨房犯过愁?
我前阵子刚吐槽完自己3.8㎡的厨房——冰箱门打开能撞着水槽,切菜要把菜板斜着放,结果刷到个小哥的4㎡厨房,直接把“小空间怎么用爽”玩明白了。不是堆一堆收纳盒,是每一寸都踩中“做饭人的痒点”,看完我恨不得把自己厨房拆了重装。
你们有没有过洗碗洗到腰快断的经历?
我妈之前总说“洗碗比做饭累”,就是因为水槽太矮,弯腰勾脖子半小时,腰像被人踩了一样。这小哥直接做了高低台——水槽区比烹饪区高10cm,洗菜时腰能直起来,刷完碗转身擦台面也顺手;烹饪区降5cm,颠锅的时候胳膊自然下垂,我妈看了照片拍大腿:“早知道这么弄,我腰也不会增生!”你看,不是什么高科技,就是把“做饭的姿势”想明白了。
还有台面深度!
很多人装厨房只看长度,忽略深度——你想啊,切个冬瓜要把菜板斜着放,锅铲刚放下就滑到台边,多糟心?
这小哥的台面做了55cm深,我量了下自己家的才50cm,差别可大了:他放个大菜板还有空间摆调料瓶,煮面的锅放在旁边也不会溅水,甚至能在台边放个电热水壶,接水不用跑客厅,这细节不是“装得多”,是“用着爽”。
说到收纳,最忌“为了装而装”。你看他水槽下面的柜子,没做那种深不见底的抽屉,而是分层放了清洁用品和米桶——米桶在最下层,不用弯腰搬;清洁剂在中层,擦台面转身就拿;最上层放了个小收纳盒,装着洗碗棉和钢丝球,伸手就够。烹饪区的竖柜用了拉篮,碗碟按大小分格子,连筷子筒都嵌在拉篮侧面,炒完菜盛饭,打开拉篮直接拿碗,比翻柜子省3秒,积少成多就是“做饭变轻松”的秘诀啊!
最绝的是冰箱旁边的“隐藏区”——他没硬做严丝合缝的嵌入式(其实小户型也没必要,散热麻烦),而是留了5cm缝隙,旁边加了个微波炉架和调料篮。微波炉刚好到胸口高度,热饭不用弯腰;调料篮里的酱油、盐罐正对着灶台,炒菜时伸手就够,比放在台面上占地方强100倍!还有燃气热水器外面的洞洞板,挂着锅铲、擦手巾,甚至夹了张买菜清单,不是为了好看,是“所有东西都在它该在的地方”。
现在很多装修公司喜欢推“网红厨房”——开放式岛台、彩色瓷砖、智能烟机,但对小户型来说,“好看”真不如“好用”。你想想,早上赶时间煮鸡蛋,要是翻三个柜子找锅;或者洗个菜要挤得胳膊碰着冰箱,再好看的瓷砖也没用啊!这小哥的厨房特“实在”:白色橱柜+水磨石地板,干净得像食堂操作间,但每一寸都在说“我懂你做饭的麻烦”——柜子下面装了灯,切菜不会有影子;水槽旁边装了净水器,接直饮水不用跑客厅;菜板架就挂在水槽前面,洗完直接挂起来晾干,不会滋生细菌。
其实小户型厨房的秘诀从来不是“收纳到极致”,而是“把做饭的步骤连起来”。比如早上煮面:从冰箱拿鸡蛋→水槽边剥壳→放在55cm深的台面上敲碎→倒进锅里,全程不用挪脚步;晚上炒青菜:从洞洞板拿锅铲→调料篮拿盐→炒完直接从拉篮拿碗盛,是不是比“跑遍厨房找东西”舒服多了?
你们有没有过装修时“拍脑袋”的决定?比如我之前装了个太高的吊柜,每次拿碗要踩凳子,现在想改都没法改。要是早看到这种“顺着做饭流程来”的设计,是不是能少走很多弯路?
说到底,好的厨房不是“装得下所有东西”,是“用的时候不用想‘东西在哪’”。这个小哥的4㎡厨房没什么“黑科技”,就是把“做饭的人会遇到的小麻烦”都提前解决了——比如腰弯得疼、拿东西要踮脚、台面积水、调料找不到……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,凑在一起就是“做饭变开心”的魔法啊!
你家厨房有什么“用着超爽”的细节?或者有什么“后悔到拍墙”的装修坑?
评论区聊聊,说不定能帮到正在装修的朋友~
- 2025-08-21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迎来输水主隧洞首个贯通节点
- 2025-08-16发现一位小哥家的4㎡厨房, 空间尺寸狭窄逼仄, 实用性却太强了
- 2025-08-07京东方A公布国际专利申请: “屏驱动板及其更新方法、显示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”
- 2025-07-05生孩子前,一定要和老公谈好的“丑话”
- 2025-06-26正好侃球丨“万一”伊万不下课? 谢文能:忘掉过去